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

11月16日中美視像會議的意義

 

戰爭風險減低

美國再不能以強勢地方制定規則,這次會議世人都看見了


中美高層阿拉斯加會談,又稱阿拉斯加會談、美中阿拉斯加對話、中美阿拉斯加對話、中美阿拉斯加會晤或阿拉斯加會晤,是指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21年3月18日


2021 年 7 月 26 日,在中國天津市與中國外長王毅等官員會談後,包括美國副國務卿溫迪·謝爾曼在內的美國代表團的車隊離開天津濱海一號酒店。 AP - Ng Han Guan

美國國務院二號人物、副國務卿謝爾曼(又譯舍曼)是拜登入主白宮以來訪中的最高級別官員,她與中方的天津會談結束了,給人的感覺似乎與三月阿拉斯加那次被稱作“砸鍋了”的中美會面有點相似。區別無非是上次楊潔篪王毅率團赴美,本次是謝爾曼隻身天津“赴宴”。

2021年9月4日 — 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(John Kerry)訪問中國被指沒取得實質成果。有媒體9月3日引述消息人士稱,中國及美國未能就氣候變化議題達成協議。

31/10/2021 · 正在意大利羅馬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,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面。 布林肯當地星期日早上,前往中國代表團下榻的地點

美國國務卿布林肯(Antony Blinken)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周日(10月31日)在意大利羅馬會面,兩國再就台灣問題唇槍舌劍,警告對方不要採取可能進一步加劇台海緊張局勢的舉措。

此次會面在G20峰會中方代表團下榻的酒店舉行,持續了約一個小時,是布林肯和王毅今年3月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(Anchorage)進行激烈辯論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見。

美國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稱,布林肯對中國「破壞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、違背我們和盟友的價值觀和利益」的行為表示擔憂,並提及了中國在新疆、西藏和香港侵犯人權的行為,以及台灣和南海問題。

儘管中美關係目前處於多年來的低谷,但布林肯表示,兩國可以在朝鮮、伊朗、緬甸、阿富汗和氣候等問題上合作。


2021年10月19日 — 《金融時報》早前的報道,引述5 名知悉有關測試的人士表示,中國軍方發射了載有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的火箭,該飛行器飛過低軌道,並向目標進發。

2021年10月6日 — 自10月1日,亦即中國國慶日當天起至10月4日,共計近150架中國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,數量及頻率之高前所未見。



美國尋求和中國會面,但經過多次亦未能如願,在氣候會議本以為可以,但國家領導並沒有出席
美國的通脹持續不下



COP26:拜登批中俄領導人缺席 北京稱主辦方未提供視頻發言機會